技术交流

减少纱线毛羽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06-03-09 来源: 作者:
   随着市场及人们生活水平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纱线毛羽也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分析影响毛羽的因素,采取措施减少成纱毛羽是各纺织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从原料、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对成纱毛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有的因素对我们解决成纱毛羽比较直观,有的因素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后却不能立竿见影。我公司在2004年1月份购买了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YG-172A型纱线毛羽仪,利用该毛羽仪做了一些纱线毛羽的实验数据分析。本文主要从影响纱线毛羽的几点直观因素着手分析,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减少纱线毛羽的几点建议。

    1 粗纱物理指标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精纱回潮率在生产过程中牵伸纤维与纤维、纤维与机械表面之间相互磨擦容易引起纤维产生静电,当纤维间带有相同电荷时,由于同性电荷的相互排斥造成纤维之间互不抱合,从而引起纱条内的纤维端因为静电而外露,增加纱线毛羽。从物理学的角度我们知道纤维的比电阻与纤维的回潮率成负相关,而纤维的回潮率与其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即生产环境相对湿度大,纤维的回潮率大,其比电阻相对则偏小。因此,我们可通过提高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来增加纤维的回潮率,从而降低纤维的比电阻,增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的散逸速度,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纤维上的静电,通过减小纤维间因静电原因的相互排斥而头尾外露,以达到降低毛羽的目的。表1是粗纱在不同回潮率情况下的试验对比。

    见表一

    注:试验品种为J14.6tex,试验数据为10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细纱为同锭同粗纱。
    
    通过表1的试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成纱的毛羽根数随着粗纱纤维回潮率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而提高粗纱的回潮率来降低成纱毛羽。
    
   2 粗纱捻系数
   粗纱捻系数的大小对成纱的毛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粗纱捻系数偏小,粗纱在卷绕成形及运输过程中易出现发毛、表面不光洁,这样显露在粗纱表面的纤维越多则在细纱生产过程中产生毛羽的机率相对就越多。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同时减小其后区牵伸倍数,可以降低后牵伸区纤维的扩散程度,加强纱条内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让纤维须条在进入主牵伸区时留有一定的捻回,使粗纱表面光洁,对减少成纱毛羽有利。表2是不同粗纱捻系数时的成纱毛羽数对比试验。

    见表二

    注:试验品种为J14.6tex,试验数据为10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细纱为同锭同粗纱。

    由表2可知:纱线毛羽随粗纱捻系数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做为精梳品种尤其是当粗纱捻系数为120以上时,毛羽较捻系数为106降低了34%以上。因此,在保证细纱工序能够不出“硬头”的情况下,粗纱捻系数可以偏大掌握,来适当降低成纱毛羽。

    3  细纱工序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3.1  钢丝圈的合理选择
    3.1.1  钢丝圈重量对毛羽的影响
    在环锭纺纱过程中,钢丝圈重量的配置将直接影响到纺纱张力的变化,而纺纱张力是影响成纱毛羽的重要因素。因为在整个卷绕成型过程中,纱线的卷绕张力时刻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钢丝圈重量的大小影响纱线张力的变化。如果配置的钢丝圈重量越轻,纱线张力就会越小,导致气圈形状过大,当管纱在底部时造成气圈碰撞隔纱板,使纱线毛羽增加;同时由于纺纱三角区的纤维捻系数收缩相对较差,会影响纤维的有效加捻和抱合,从而也会使纱线毛羽增加。反之,如果配置的钢丝圈重量越重,纱线张力就会越大,气圈形状则越小,当管纱在底部时造成气圈碰撞纱管顶部而造成纱线毛羽过多。同时由于钢丝圈重量重而出现磨灭早、使用周期短的现象。所以在选择钢丝圈重量时应慎重考虑,应通过试验纺纱来选择最佳重量的钢丝圈。表3是使用6903型号的钢丝圈在不同重量时的纺纱试验数据。

    见表3    
    
    注:试验品种为J14.6tex,试验数据为10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细纱为同锭同粗纱。

    3.1.2钢丝圈使用期限对毛羽的影响
    国内钢丝圈的使用期限一般5~7天,但具体使用期限还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我公司在J14.6tex品种上选用的国产镀氟钢丝圈使用期限最多不超过5天。在刚上机后,成纱毛羽一般偏长,在经过一个成熟期(大约是一排纱)后,成纱毛羽得到改善,在第2~3天毛羽较为稳定,第4天毛羽有开始恶化的趋势,第5天毛羽明显增加,此时就必须更换钢丝圈。表4和图1分别是钢丝圈使用天数与3mm毛羽平均统计值相对应的毛羽波动趋势图。

见表4/图1

    3.1.3  钢丝圈质量对毛羽的影响
    钢丝圈质量的好坏对毛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主要区别于国产钢丝圈和进口钢丝圈在质量稳定性上的差异。国内钢丝圈无论镀氟与否,可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内在质量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锭与锭之间的差异较大,造成同批纱质量的不稳定。后来我们使用了瑞士Bracker钢丝圈后,由于其质量的稳定,细纱整体断头明显减少,由钢丝圈造成的锭与锭之间的差异也缩小,从而保证了纱线质量的相对稳定。

    3.2  细纱锭速
    细纱锭速对纱线毛羽有较大的影响,从表4试验数据看出毛羽随细纱锭速的增大而大幅度的上升。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细纱锭速,不要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应权衡产量和质量的矛盾。表5是不同锭速时细纱毛羽测试数据。

    见表5

    注:试验品种为J14.6tex,试验数据为10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细纱为同锭同粗纱。

    3.3  钢领
    钢领是细纱卷绕机构非常重要的纺专器材,钢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纱线毛羽的多少。新钢领和进入衰退期的钢领使纱线容易起毛,因其粗糙的滑行表面降低了钢丝圈的制动效应, 干扰了钢丝圈的顺利滑行,从而增加了成纱毛羽。因此,新钢领上车时,要严格按照其使用 说明进行使用,以提高其使用寿命,首先要偏轻选择钢丝圈,合理选择锭速,待钢领轨道形 成后再进行常规使用。进入衰退期的钢领,钢丝圈要偏重掌握,同时适当缩短钢领的使用周 期对保证成纱毛羽及其它质量要求有很大的帮助。

    4  结束语
    4.1  毛羽作为质量问题,现在已经是被众多纺织企业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毛羽也是 普通环锭纺纱系统的一个难点问题。多年来,人们在一直不断的研究,从各个环节的着手点 以及细纱牵伸加捻等关键部位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使普通环锭纺纱线的毛羽得到了改善, 但是距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4.2  现在国外已经研究出了不同形式的紧密纺纱机构,在解决毛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我们只是改造也要花费很高的费用。所以,作为我们国内棉纺企业,也应发挥我们国人 的智慧,以便早日有我们自己解决毛羽的拿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