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纱疵分级仪疵点判别另论

发布时间: 2018-03-26 来源: 作者:
   摘要  本文简述了纺织行业纱线检测仪器纱疵分级仪的原理与分类,针对纱线信号的幅度和长度进行一些特殊的纱疵分级仪疵点判别和实际应用的分析。
    1 纱疵分级仪原理简介
    纱疵分级仪是纺织行业用来检测纱线上的偶发性纱疵的一种专用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纺织厂和纱线质量检测部门。纱疵分级仪能够对纱线中各种纱疵进行检测并按纱疵的粗度和长度进行自动分级计数、统计各级纱疵的数量,并且可以输出分级的纱疵数以及折算成相当于每100Km纱线上的各纱疵数,测出的纱疵分级数据可作为质量信息反馈到纺纱车间,以便指导纺纱工艺设计和工艺调整,达到对纺纱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可以有效的选择电子清纱器的合理清纱范围,能够间接监测电子清纱器的工作情况。
    目前,纱疵分级仪按检测原理可分为两大类,电容式纱疵分级仪和光电式纱疵分级仪。光电式纱疵分级仪检测纱线的外观直径,这种方式与人眼观察接近,而电容式纱疵分级仪检测纱线的质量,这种检测方式与纱线的线密度(支数)规定接近。以上两种检测方式在疵点的判别过程中都需要依据检测信号的幅度波动和波动长度进行计算。
    2  疵点形态实例分析
    纱线中的疵点形态多种多样,纱线信号的幅度和长度在疵点的判别和实际应用中需要深入的实体分析
   较明显的第一个疵点幅度为NS0,其长度为L0;较明显的第二个疵点幅度为NS1,其长度为L1;两个疵点的间隔长度为L;以Lx表示络筒机打结过程中的吸纱长度;以“门限”表示设定的疵点幅度和长度限定。由于纱疵分级仪与电子清纱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紧密关系,这里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来反映出疵点判别在两种机器中的区别:
幅度数据        长度数据        清纱器计数        纱疵仪计数
NS0>门限,NS1>门限        L0>门限,L1>门限,L>Lx        2        2
NS0>门限,NS1>门限        L0>门限,L1>门限,L<Lx        1        2
发生这种区别的原因就在于电子清纱器在切除第一个疵点后将进行吸纱,吸纱长度内的疵点将会吸走,不会在切疵数据上再次体现出来。而纱疵分级仪是连续跑纱,所以疵点计数更完整。因此在实际应用纱疵分级仪的测试数据时,应该进行如下区分:
    1、原纱测试(未通过电清);用于对比电子清纱器工作状况,指导清纱门限设定时,需要考虑吸纱动作,在发现有害疵点后,可超过吸纱长度后再次开始判别。
    2、成纱测试(已通过电清);用于对比电子清纱器清纱效果,检查是否存在疵点漏切清况时,按照实际检测数据为准,不考虑疵点之间的间隔。
    前面列出的两组条件均为单独的疵点已经满足纱疵门限的情况下考虑的计数问题,而如果单个的疵点不满足判别设定时也还存在如下的区别:
幅度数据        长度数据
NS0>门限,NS1>门限        L0<门限,L1<门限,L0+L1<门限
NS0>门限,NS1>门限        L0<门限,L1<门限,L0+L1>门限
    此时,单独来看第一个疵点和第二个疵点均不满足设定条件,传统的判别方法会看作是正常纱线。但是只要将条件L加入判别方法后将会带来明显的差异。因为只要L无限趋近于0,则NS0和NS1将成为一个新的并且满足条件的可识别疵点。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这样的疵点类型对纱线质量同样存在影响。所以将疵点间隔带入疵点判别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个间隔,也就是L的值取多少呢?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疵点的判别其最终目的是为纱线质量服务,更要结合纺纱企业的实际生产考虑。要在尽可能保障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质量。L的基本取值区间定为打结动作吸纱长度以下,信号检测最小长度以上,然后根据成纱的用途以及客户的要求来再次缩小取值范围,建立适用于纺纱企业自身的疵点判别模型,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3  纱疵分级仪测试分析
    找出纱疵间隔对疵点判别的重要影响后,我们还能发现,当NS0和NS1作为同一类的疵点类型(棉结、细节、粗节等)时,对疵点统计数据会产生链锁反映。比如棉结与短粗之间的更为接近,则带入L值计算后可能会减少几个棉结而增加一个短粗。当NS0和NS1分别作为不同类型的疵点,又是否需要合并判断呢。而在纱疵分级仪的分级矩阵图中,因为疵点幅度和长度的划分更为细致,采用L值和传统的方法将对疵点分布数值带来明显区别。当然,在实际的清纱过程中,无论是定性为哪一种类型的疵点都将被切除,而纱疵分级仪的其中一项作用就在于给出清除有害纱疵的纺纱工艺参数,所以采用以上方法能够判别出来有害疵点才是根本,对疵点具体划分命名反倒是次要的,并不会对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就是找出一个合理的可根据实际环境智能调整的L数值以期兼顾质量和产品的相对平衡。
    下面是一组采用和不采用L值的实验图形,实验过程中将一台纱疵分级仪的两个检测模块并行安装,确保纱线在同一位置同时穿过两个检测区域进行的十万米跑纱实验,尽最大可能确保了纱线的检测环境相同。其中采用普通疵点判别方法的检测模块疵点分布图形为图2,采用L值疵点判别方法的检测模块疵点分布图形为图3。测试采用的是涤40Nec纱线,L值使用的是1.0cm,以便与分级矩阵中的分级长度对应。从图形的对照可以看出,纱线中疵点的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相同幅度的疵点其最终计算长度发生了变化,说明其中存在短间隔纱疵形态并得到了有效检测,同样能够确保清除有害疵点。  
    通过以上的阐述,理论上来说相同状况的两筒纱线根据其用途不同,是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疵点判别数据的,尤其是检测样品中存在较多短间隔疵点时,其检测数据差异会更大,此时应综合纱线用途及检测目的进行分析。总结起来就是,采用或不采用疵点间隔判别方法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后者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容易发现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关注类似疵点的间隔,一旦出现周期性计数则很可能及时发现机械故障的发生。同时,我们知道实际生产过程中,纱线中形成疵点的原因和形态还有很多,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棉结、粗节、细节等疵点基础上,增加新型的疵点类型判别。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纱线品种的日趋多元化,作为产品质量检验和工艺指导重要手段的纱疵分级仪自身需要不断的在算法和分级精度上进行逐渐的创新、完善,以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通过不断的挖掘其使用方法,完善其疵点判别种类。而通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形成更加丰富完善的疵点判别信息数据库,必然能够指导纱疵分级仪的技术创新,让纱疵分级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为广泛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