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YG063 全自动单纱强力仪机械部分调整方法(连载)

发布时间: 2005-02-02 来源: 作者:
接上期
5 立柱、减速器及滑板调整
5.1 链条松紧检查与调整(参见图6)
5.1.1 链条松紧适度要求,应符合图6



图6 链条调整要求
5.1.2 链条松紧调整(参见图7)
调整时,用手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联轴器,使件4位于适当位置,松开件5上的锁紧螺母,旋转件3(逆时针:链条张紧;顺时针:链条松弛),符合要求后松紧件5上的螺母(当G=5N时,f约为4.72mm)。
链条的预紧位置调整见图所示:在链条的L/2处施加垂直于链条的力G=5N,则产生饶度f=0.016L。若不满足以上条件则调整链条的松紧,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1 立柱
2 下挂链钉
3 调节螺母
4 配重块
5 上挂链钉
6 链条

图7 链条松紧调整
5.2 滑板开关检查与调整(参见图8)
5.2.1 上极限位开关位置:
主机断电,用手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联轴器,使滑板向上移动至机械硬限位(滑板不能再向上移动)后,再反向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联轴器,使滑板向下移动约5mm左右;松开件4、件6的固定螺钉,调节件6的上下位置,件4的左右位置,使件5微动开关在此位置导通(可用数字多用表测量通路),锁紧件4件6的固定螺钉。
1 下极限微动开关座
2 下极限微动开关
3 立柱
4 上极限微动开关座
5 上极限微动开关
6 上极限行程撞块
7 下极限行程撞块
图8 滑板开关检查
5.2.2 下极限位开关位置:
方法同5.2.1,使滑板向下移动至机械硬限位(滑板不能再向下移动)后,使滑板向上移动5mm,松开件7上的螺钉,调节件7的上下位置,使件2微动开关在此位置导通(可用数字多用表测量通路),锁紧件7上的固定螺钉。
5.2.3 滑板预备位开关位置:见5.3条。
5.3 上、下夹头间距(试样长度)(参见图9)
5.3.1 主机断电,用手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箱之间的联轴器,调节滑板上下位置,使得上夹头持片下端面和下夹头夹持片上端面之间的有效距离为500±1mm。
1 接近开关座
2 感应片
3 立柱
4 接近开关
图9 500位及预备位调整结构图
5.3.2 拨掉拉伸电机驱动器(DR1)24V电源插座,给主机通电,松开件1的紧固螺钉,沿腰形孔方向将件1推到最下端,再缓缓上移,使件4上的指示灯变亮(开关导通),在此位置锁紧件1的紧固螺钉(必要时可调节件2的上下位置)。
5.3.3 用手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箱之间的联轴器,使滑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主机断电,插好拉伸电机驱动器(DR1)24V电源插座,再给主机通电,滑板复位后,检查上、下夹头间距是否满足500±1mm要求,且上极限位开关在此过程中不得导通。如未达到要求,可按上述重新调整。
5.4 最大拉伸长度检查与调整
进入(故障诊断)→(速度检测)画面,使滑板以500mm/min速度向下运行,在滑板运行停止后(此时,若滑板下极限位开关行程撞块碰到下限位开关而报警,则应重新调整滑板下极限位开关行程撞块位置),用钢直尺测量上夹头夹持片下端面和下夹头夹持片上端面之间的有效距离应为750±1mm。
5.5 动作检查
在(分布动作)画面,执行(滑板运动)动作5次,滑板及拉伸机构应运行平稳,无共振及冲击等异常现象。
5.6 滑板回差检查
在断电状态下,用手上下推动滑板,滑板回差不得大于2.5mm。如需调整,松开拉伸机构减速箱与底座的连接螺钉,向立柱方向移动减速箱至适当位置(用手转动拉伸电机与减速箱之间的联轴器,转动须灵活、滑板回差不大于2.5mm),满足条件后锁紧连接螺钉。
5.7 纱路调整(参见图10)
以上检查、调整完成后,用外切取样辊主动轮的铅垂线作基准,调整上夹头,过纱环位置。调整方法为(主机断电):
5.7.1 拆掉张力传感器与上夹头的连接螺钉,取掉上夹头,(注意不能给张力传感器以很大的剪切力)。
5.7.2 松开下夹头与滑板连接螺钉,将下夹头移至最左位,预紧螺钉。
5.7.3 将左过纱环松开,然后移至最左端,使铅垂线下端位于下夹头夹持片、取样辊主动轮之间。
5.7.4 向右缓慢移动过纱环,使铅垂线处于垂直状态且铅垂线下端与取样辊主动轮相切。
5.7.5 向右移动下夹头,使铅垂线位于下夹持片之间靠近左夹持片位置处,锁紧下夹头与滑板连接螺钉(下夹头两夹持片应平行且竖直下垂)。
5.7.6 安装上夹头(预紧即可),把铅垂线上端夹在上夹头左、右夹持片之间,适当调节上夹头连接板,使上夹头自由悬挂时,铅垂线下端与取样辊主动轮相切,在此位置锁紧连接螺钉。(必要时可调整张力传感器在立柱上的安装位置,但不能过多)







图10纱路调整

5.7.7 按图10要求调整上夹头与推杆、上夹头挡板之间相对位置。
5.7.8 纱路调整结束后,安装面罩,面罩与开关安装座周边缝隙均匀,若不均匀,可适当调整开关安装板;安装右上、右下侧板等。
注:2004年第四期刊登“YG063测力系统调整”。